怎么判断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?


1、引用计数算法

(1)判断对象的引用数量

通过判断对象的引用数量来决定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;
每个对象实例都有一个引用计数器,被引用+1,完成引用-1;
任何引用计数为0的对象实例可以被当做垃圾回收;

(2)优缺点

优点:执行效率高,程序受影响较小;
缺点:无法检测出循环引用的情况,导致内存泄漏;

2、可达性分析算法

通过判断对象的引用链是否可达来决定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。

如果程序无法再引用该对象,那么这个对象肯定可以被回收,这个状态称为不可达。

那么不可达状态如何判断呢?

答案是GC roots,也就是根对象,如果一个对象无法到达根对象的路径,或者说从根对象无法引用到该对象,该对象就是不可达的。

以下三种对象在JVM中被称为GC roots,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。

(1)虚拟机栈的栈帧

每个方法在执行的时候,JVM都会创建一个相应的栈帧(操作数栈、局部变量表、运行时常量池的引用),当方法执行完,该栈帧就从栈中弹出,这样一来,方法中临时创建的独享就不存在了,或者说没有任何GC roots指向这些临时对象,这些对象在下一次GC的时候便会被回收。

(2)方法区中的静态属性

静态属性数据类属性,不属于任何实例,因此该属性自然会作为GC roots。这要这个class在,该引用指向的对象就一直存在,class也由被回收的时候。

class何时会被回收?

    堆中不存在该类的任何实例
    加载该类的classLoader已经被回收
    该类的java.lang.class对象没有在任何地方被引用,也就是说无法通过反射访问该类的信息

(3)本地方法栈引用的对象

0 0
讨论应以学习和精进为目的。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,与人为善,比聪明更重要!
帮助